一、为什么我要构建"三层操作系统"?
在过去,我经常陷入:
- 想了很多,但没动手;
- 做了一堆,但忘了为什么做;
- 工具很多,效率却没提升。
后来我发现,问题根源是:
所有认知、执行、调度混在一起,系统失控。
于是我设计了一套"操作系统三层架构",将成长系统彻底解耦:
- 认知层:战略 / 原则 / 模型 / 反思;
- 执行层:任务 / 工具 / 项目 / 节奏;
- 调度层:任务指令 / 节奏引擎 / 状态反馈机制;
二、各层的职责与工具配置
✅ 1. 认知层:战略感与方向源
| 内容 | 工具 |
|---|---|
| 十二辈子模型 | Obsidian |
| 战略地图 | Miro / 画板图 |
| 价值观 / 决策原则 | 卡片 + 反思日记 |
| 认知模型 / 方法论 | GPT + Obsidian |
关键:这一层不推动行动,只提供方向、原则、判断标准。
✅ 2. 执行层:行动力与任务载体
| 内容 | 工具 |
|---|---|
| 项目任务 | Notion / Obsidian 任务表 |
| 时间管理 | 日历 + 周计划系统 |
| 工具集成 | Claude Code + 批处理脚本 |
| 副业推进系统 | GPT + 自动化模板 |
关键:这一层是能被量化 / 推进 / 复盘的真实动作与成果。
✅ 3. 调度层:协调机制与反馈闭环
| 内容 | 工具 |
|---|---|
| 每日调度指令 | GPT 副官 + Prompt 模板 |
| 周期节奏调整 | 周计划 + 季度复盘 |
| 状态识别与切换 | 元认知日志 + 情绪标记 |
| 行动 → 反思反馈循环 | Claude Code + Obsidian |
关键:这一层是让系统动起来 + 自我修正 + 快速反馈的元操作中枢。
三、我的三层结构可视图
🔺 认知层
- 战略目标 / 原则系统 / 模型结构
↓ 提供判断基准
🔧 执行层
- 项目任务 / 工具调度 / 行动结果
↑↓ 反馈调整
🧠 调度层
- 指令下达 / 状态监控 / 节奏管理
↑ 连接上下系统
四、系统演化的底层就是"结构分层 + 职能聚焦"
很多人的执行力差,不是因为懒,而是因为"认知层和执行层没有分开"。
很多人的效率低,不是不会做,而是"调度层缺失,系统不能自我调整"。
这三层结构是我成长系统的主干,所有工具、笔记、副官指令,都围绕这三层配置。
五、每周我如何复查三层协同状态?
我设置以下 3 个元问题:
- 本周是否有认知层更新?是否输入新模型或战略判断?
- 本周执行层是否有高效推进?有哪些任务陷入停滞?
- 本周调度层是否运行正常?有没有节奏错位、反馈缺失、资源混乱?
只要任一层失控,系统就会陷入偏航。
🎯 工具不是关键,结构才是根本。三层协同,才能让成长系统稳定进化。
我用三层操作系统驱动成长系统,
认知为魂,执行为形,调度为引擎。
系统不靠意志推动,而靠结构自驱。